不要以为知识分子一定是好的,更不要认为知识分子一定不会做坏事。
【资料图】
「曾仕强每日箴言」
|全文共2600字,深度阅读需6分钟,受益终生|
对中国人来说,“二月二”龙抬头是个极具美好寓意的日子。
马上又要迎来二月初二,春回大地,可春节大戏《狂飙》余热未减,网络热梗层出不穷。
剧中“斯文败类”高启盛的疯魔,王秘书的阴险,也是被演员演绎到天花板,无人能及。
高启盛,是高启强的弟弟,原本一个妥妥的学霸。
在那个年代大学毕业,本该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,体制内谋得一个好职位不是问题。可惜,他用知识武装了大脑,却没有走知识分子该走的正道。
而王秘书作为年轻的知识分子,本已顺利走入仕途,拥有很好的上升空间。
可惜,他对上献计谄媚,对下官架十足,暗地里心狠手辣。表面上是一个正人君子,实际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。
他们把知识改变命运,用在了贪慕权钱的丛林法则里,从而代替了知识分子应有的信仰。
这两个“斯文败类”都是坏的流水,只是表现手法不同罢了。
他们的行为,可谓道貌岸然,结局自然可悲,自作自受而已。
有人说这种有知识的人犯罪叫做智慧型犯罪,你以为他们真的有智慧?
1500年前,中国人的“开笔礼”盛典就风行于世。而且特别定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。
一年之计在于春,“开笔礼”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劝学:劝导学龄儿童要趁早读书,勤奋读书。而且兼具“望子成龙”的寓意。
为人父母,谁不期盼子女好好读书?通过知识改变命运?可是,知识分子仅仅就是凭知识吗?
信仰缺失很容易误入歧途,成为“斯文败类”。
那么,什么才是知识分子应有的信仰?古代读书人和现代知识分子到底有什么区别?
马上就是二月二了,借助这个充满寓意的节日,今天我们分享下什么才是知识分子的“人间清醒”。
1
有知识就一定有智慧吗?
所谓的智慧型犯罪是讲不通的。
真正有智慧的人会蠢到去犯罪,去自毁前程?怎么可能?
《易经》中的离卦是火,代表知识;坎卦是水,代表智慧。
中国的整部《孙子兵法》也深刻地体现了水的性质。
老子说:上善若水。这些都与坎卦密切相关。
代表智慧的坎卦卦象是两个坎相重,叫“习坎”。
代表知识的离卦卦象是两个离相重,为什么不叫“习离”呢?这就是圣人非常用心的地方。
因为人是离不开陷阱的,天底下到处都是坎险。
天底下到处都是不可避免的坎险,我们要习惯而纯熟地去应对,我们要保护好自己,避开那些险难,所以叫“习坎”。
坚定自己内心的信念,保持心中不变的诚信,有原则地熟悉习坎,适应习坎,就会亨通。
《易经》说:“离,利贞,亨。”
利贞为什么在亨前面?就是告诉我们如果不贞,就是不正,怎么可能亨通?
不正,根本不可能亨通。
离卦是在提醒我们: 不要以为知识分子一定是好的,更不要认为知识分子一定不会做坏事。
如果这样想,那就太单纯了。
知识是很重要的,但是,知识也是很可怕的。
当我们面对知识的时候,一定要很慎重地选择,这样才会亨通。
我们要记住,坎离,坎离,它们是永远分不开的。
人多吃苦,才能得到经验。
为什么我们常说: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?
火跟水,知识和智慧,你自己去选择好了。要知道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。
那么,一个人读书有知识了,就一定有资格叫做知识分子吗?
2
谁有资格叫做知识分子?
就是古代的读书人,称为“士”,现在叫做知识分子。
我们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,就是靠着“士”字。
其实,古代读书人和现代知识分子,是有区别的。
以前我们说读书人,一定是说他懂得道理。 不懂道理,是没有资格叫做读书人的。
现在的知识分子,只懂得技术,懂得专业,反而不懂得道理,这是非常大的遗憾。
“士”这个阶层的势弱,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令人担心的部分。
读书为了什么?
有人说: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”
其实,这是破坏者,是不正当的。
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住进黄金屋才去读书,或者只是为了博得美人心才去读书。
试问:这种人的品德能好到哪里去?这种人怎么有资格叫做读书人?
为什么全世界越重视知识,人心反而越坏?
因为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,许多人放大了知识与金钱的关系。
仅仅将学习知识,视作创造财富的一种手段,这种偏颇的观念,就是造成当今许多社会问题的罪魁祸首。
知识分子,如果不重视道德的修养,势必会利用知识来谋取私利,以致影响到社会公益。
这种人斯文扫地,自甘堕落,怎么有资格叫做知识分子呢?
3
知识分子不是凭知识
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善良的好人,那你自然就会凭良心做人做事。
凭良心就会遵道而行,不去求世俗所求的东西,不讲利害,不去计较,这就是老子所讲的“善人之宝”。
可是,盗亦有道。
不善之人,也是靠道来维持生存的,因为那也是道的一部分。
如果说不善之人是人中败类,是真小人,那些用美丽的谎言,表面是正人君子之行,实则进行欺诈百姓,骗取钱财的人就是伪君子。
《易经·坎卦》警告我们:
内坎即是人的心, 一个内心阴险的伪君子是最可怕的。
如果一眼望去就是阴险小人,反而不可怕。
所以,老子告诫我们,不要以表面的现象来判断好坏善恶。
道是无所不包的。
正道是道,偏道也是道,邪道是道,歪道还是道。
正道、偏道、邪道、歪道,就看自己如何选择。
老子说读书人就是修道之人。
读书人一向是领导社会风气的一群人,他们不是凭知识,而是凭良心。
4
知识分子的责任所在
人活着,是为了什么?
《易经》告诉我们:
人活着,只有责任,没有权利、义务。
人活着,就是要修己,要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。
人活着,就要珍惜在世为人的机会,好好修行。
人活着,就要有自己尊严。
什么叫尊严?
有钱就有尊严吗?不一定。做官就有尊严吗?不一定。
能够替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,能够掌握自己的未来,心甘情愿,才叫有尊严。
《易经·离卦》说:畜牝牛,吉。
“牝牛”就是忍辱负重的象征。
作为读书人,知识分子是不能认主人的。
如果谁有钱,就为谁服务,不但害死自己,还会害很多人,最后殃及社会公益。
这种知识分子,只是凭知识,没有凭良心,尊严何在?
所以,有知识的人,首先要有良心。
哪怕人家批评,哪怕人家嘲笑,哪怕人家攻击抹黑,知识分子,都要保持无所谓的态度。
因为知识分子,是无成有终: 该做的事做完,不去谋求功劳。
知识分子最起码的修养,就是忍辱负重。
《易经·离卦》说:“王用出征,有嘉折首,获匪其丑,无咎。”
诸葛孔明先生,七擒七纵孟获,最终服其心。这就是知识分子的风范。
离卦是要大放光明的,走到最后,对于邪恶是要明察秋毫的。而且,还要把邪恶在有生之年全都消灭掉。
除恶务尽,就是知识分子最后的责任。
老子说读书人就是修道之人;孔子说读书人就是修德之人。
道德是我们中国人最高的信仰,也是知识分子应有的信仰。
道德品质越高尚,知识越多,就越能造福社会造福百姓。
如果道德品质有问题,知识越多,对社会对百姓造成的危害也会越大。
二月二龙抬头,是该“人间清醒”了。
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世间,不管有没有知识,不管顺境还是逆境,都不要向现实低头,都不要变节失道。
生而为人,每个人都有责任,好好修行,凭良心选择“人间正道”,才能活得真正有价值!
本文策划:若卿
本文内容:曾教授著述汇编
X 关闭
X 关闭